为了履行近期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承诺,越南政府正着手出台更严厉的打击贸易欺诈措施,特别是针对涉嫌非法转运的货物,而中国产品(包括木家具、胶合板等)将成为重点检查对象。

上周,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分级关税协议。根据协议,美国对越南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从此前威胁的46%降至20%,但对通过越南非法转运的货物将征收40%的关税。
美国官员多次指责越南被用作运往美国的中国商品的中转站,一些贴着“越南制造”标签的商品在越南没有或仅有很少附加值,中国出口商借此利用越南较低关税,规避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。为了履行与美国的这一协议,越南政府决定加强对出口至美国货物的检查。
越南工贸部外贸局局长阮英山表示,当前越南法律仅对进出口商品的原产地规则作出规定,而国内市场流通的“越南制造”标签却缺乏统一标准,导致诸多市场乱象。
许多外国企业通过在越南进行简单组装或贴牌,就将商品标注为“越南制造”,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,也对真正在越南投资建厂的企业造成不公平竞争。此次严查行动,也是越南规范自身市场、保障本土企业权益的重要举措。
根据越南工商部7月3日发布的文件,近期检查重点包括“受欧盟和美国贸易保护措施影响的中国产品”,具体列举了木制家具、胶合板、钢制机械零件、自行车、电池、无线耳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等。这些产品在过往贸易中,被发现存在较多通过越南转口以规避欧美关税的情况。
文件明确指出,欺诈行为包括使用假文件申请获取越南原产地证书、伪造越南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以及向越南出口假冒伪劣产品等。越南政府将对这些行为实施更严厉的处罚。
对于在越南设厂的中资企业,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生产流程,确保符合越南即将出台的本地化比例要求。而通过越南转口至第三国的中国企业,货物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原产地核查。一旦被认定存在违规行为,不仅货物可能被扣押、罚款,企业还可能被列入贸易黑名单,对未来的贸易业务造成严重影响。
为了应对越南的严查,企业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、物力来确保货物的合规性。比如,加强对原材料采购来源的追溯,完善生产记录等,这都将导致企业运营成本的上升。
此外,如果货物因核查而延误,还可能产生额外的仓储、物流等费用。
企业应立即对自身供应链进行全面自查,梳理原材料采购、生产加工、组装等各个环节,确保产品符合越南及相关进口国的原产地规则。例如,提高越南本地原材料的采购比例,保留好相关采购发票和加工记录,以备海关查验。
尽量避开高风险口岸,选择正规、信誉良好的报关渠道。同时,确保报关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特别是原产地证书(CO),必须由越南官方机构签发,且信息真实无误。
企业还可以建立跨境供应链黑名单,记录那些容易被海关检查的供应商以及高敏感产品,以便在后续业务中进行规避。
密切关注越南政策的进一步动态,包括“越南制造”认证标准的具体出台细则等。根据政策变化,提前调整企业的生产、采购和贸易策略,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合规调整,以适应新的监管环境。
越南此次对中国货物的严查,是国际贸易形势变化下的必然举措。对于中国企业而言,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只要积极应对,加强合规管理,优化供应链,就能够在这场贸易政策调整的浪潮中,保持自身的竞争力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希望各位外贸人都能高度重视,提前做好准备,顺利度过这一政策调整期!